年后以來,生豬行情一度陷入低迷,另養殖戶“叫苦不迭”,近期利好消息不斷,收儲等消息對養殖戶信心的提振作用**,今日全國生豬均價為7.42元/斤,漲入7元區間,勁頭愈發強勁。豬價漲跌之下,行情預測與把握也變得愈發重要。
年后以來,生豬行情一度陷入低迷,另養殖戶“叫苦不迭”,近期利好消息不斷,收儲等消息對養殖戶信心的提振作用**,今日全國生豬均價為7.42元/斤,漲入7元區間,勁頭愈發強勁。豬價漲跌之下,行情預測與把握也變得愈發重要。
1、連跌4月后,上漲勢頭**?
2023年春節過后,全國生豬價格繼續震蕩下跌,距2022年高點已經連續下跌接近4個月,2月份豬價處于5年來2月均價的相對偏低水平。發改委發布消息稱,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可達274.5元。不僅是普通養殖戶,就連全國知名的養豬大戶都顯得有些面露難色。
近日,多家豬企發布1月生豬銷售業績。受豬價行情的影響,1月上市豬企的銷售價格也“跌跌不休”。其中,正邦科技環比跌幅**,為-28.23%;其次金新農、天邦食品,分別為-27.71%、-27.66%。除牧原外,大部分豬企生豬養殖成本仍在8元/斤以上,而1月生豬銷售均價在7.25元/斤足有,1月大部分上市豬企面臨虧損。
2月13日根據有關數據顯示,全國生豬均價為7.42元/斤,與昨日相比上漲0.07元/斤。其中27個省份豬價上漲,無下跌、穩定省份。均價**省份為新疆,外三元生豬均價為6.60元/斤;**省份為浙江(除海南外),外三元生豬均價為7.73元/斤。
整體來看,養殖端挺價情緒轉濃,生豬供應縮量,今日北方漲勢**,市場普遍抵觸低價出豬,終端消費平平,但部分屠企存在分割入庫現象,對需求形成一定支撐,預計明日豬價或大穩小漲。
2、供增需減仍為主因
2023年1月全國中大型樣本養殖企業生豬出欄計劃量環比減少19.53%。但同樣由于規模養殖場春節期間放假停售居多,1月份**出欄時長僅有20天左右。換算為日均出欄數量,1月份全國中大型樣本養殖企業生豬日均出欄計劃量反而環比增加24.72%。春節假期之后,規模養殖場多數有欄位壓力,生豬出欄恢復速度較快;而需求端,由于屠宰盈利不佳,春節后屠宰企業開工多數偏晚,雖然屠宰量逐漸增加,但平均水平大幅低于春節前。相關數據顯示,截至2月8日,全國重點屠宰企業生豬日屠宰16.05萬頭,較春節前高點回落50.17%。供增需減,是春節后豬價繼續下跌的主要原因。
3、農業農業部:做好生豬產能調控
2月10日,農業農村部召開畜牧獸醫工作部署會,總結2022年工作,分析研判形勢,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。會議要求,要把全面提升畜產品穩定**供給能力作為首要任務,穩生豬、增牛羊、強禽業、興奶業,扭住設施裝備、疫病防控、飼料保供、綠色發展、產能調控等關鍵。
要確保生豬等重要畜產品**供給,繼續完善和用好生豬產能調控,擴大肉牛肉羊生產,提升奶業競爭力;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,落實好現行綜合防控措施,突出強化檢疫監督,縱深推進疫病凈化和區域化管理,持續推動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;深入實施豆粕減量替代行動,圍繞提效、開源、調結構,綜合施策,促進飼料糧節約降耗;大力發展設施畜牧業,提升設施化裝備水平,完善高效立體設施養殖模式,加快補齊草原畜牧業設施化短板;加強畜產品質量**監管,確保畜產品質量**;加快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,建立健全畜禽糞污利用處理體系,深入實施養殖“減抗”行動。
編輯:云云
免責聲明
1、本文來自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請讀者僅作參考!
2、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,版權若有侵犯,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(致電我們或發郵件:80068959@qq.com),我們將在**時間內刪除。
3、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**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官方微信
移動站